欢迎光临 中国中小企业家网辽宁站  今天是:
当前位置:首页 > 三农人物 > 详细内容
用科技服务开启中小企业的创新之路
发布时间:2012/6/3  阅读次数:1657  字体大小: 【】 【】【
  
用科技服务开启中小企业的创新之路
  
  
时间:2012-05-29      
  
  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【编者语:今年的广交会数据显示,本届广交会虽然到会客商人数再创新高,但是出口成交额却有所下降,为近6届以来首次下降,且订单以短单为主。然而,拥有创新型产品的品牌企业在本届广交会则斩获不菲。当前,我国的纺织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、创新发展的新阶段。科学技术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,对于背景单薄的中小企业来说,如何在纺织行情困难时期实现华丽转身?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众多中小企业的“娘家”----吴江纺织科技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】
       吴江市纺织科技中心技术服务平台是一家集纺织技术研发、技术服务、技术中介、技术培训、技术咨询于一体的江苏省省级首批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示范平台。多年来,“中心”以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,坚持“创新”与“服务”并举,做到了从一根纤维,一块布到一条产业链,只要企业有需求,技术服务中心就是中小企业的“娘家”。
       记者:杨总,您好!
       杨伯娟:您好!
       记者:今年的纺织行情令人担忧,尤其是纺织出口行情相比往年有一个明显的下滑。您如何看待现今盛泽的纺织行情呢?
       杨伯娟:今年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一年,行情堪比08年的经融危机,但是我们也看到盛泽的纺织企业抗风险能力正在逐步增强,企业也逐渐认识到技术创新、转型升级在面临行业洗牌时的重要性,盛泽的纺织产业正由原始的“批量加工”向着“自主创新”转变。但是整体还是没有摆脱“一低三多”的产品生产现状,“一低三多”就是指行业技术水平低,大路货多、粗加工多、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多。要实现转型升级,这中间需要付出的还很多。
       记者:您认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,在技术创新、转型升级过程中会遇到那些困难?
       杨伯娟: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谈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实属不易,首要问题就是企业资金力不足,技术落后,首先落后就是装备水平,中小企业由于财力有限,多数都负担不起高额设备费用。其次,也是很关键的问题就是缺乏技术创新人才,中小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能力弱,真正高级专门人才往往不愿意去小企业里发展。另外,就是信息来源比较窄,服装面料的变化是很迅速的,中小企没有一种获得最新的前沿流行资讯的渠道,产品推陈出新就要慢一拍。
       记者:有困难找科技中心,已经成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口头禅,您能介绍一下平台主要能为企业提供哪些方面的科技服务吗?
       杨伯娟:“中心”发展到现在,已经从最初的只能为中小企业提供面料织物分析、测试功能,发展成了集纺织新材料、新技术研发、面料分析、原料测试、面料试样、数码印花、纺织品检测、病疵分析、工艺改进、技术咨询、技能培训、院校成果转化与对接、国内外前沿科技引进与合作、国际面料流行趋势信息发布、国内外纺织技术交流与合作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公共技术服务。用中小纺织企业他们的话讲:纺织科技中心服务平台提供从设计到试样的全过程一条龙技术服务,彻底解决了他们在面料结构、工艺技术等方面所遇到的难题。
       记者:平台有个美誉,称作中小企业的“娘家”,很是贴心的称呼,您认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在纺织产业集聚区的作用主要是什么?
       杨伯娟:盛泽的纺织企业95%以上都是中小企业,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科研能力弱,生产技术水平低,自主创新能力差等问题。通过平台让广大中小企业分享新的科技成果,提高自身竞争力,从而提升纺织产业集聚区整体的市场竞争力。
       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,一个是纺织技能培训,通过开办纺织技能培训班以及国内外专家的技术公开课,解决了技术人才的本土化问题,为中小企业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人才;其次是信息服务方面,平台犹如一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“百科全书”,这里汇集了国内外纺织品市场动态,不定期组织纺织产品流行趋势发布,及时向纺织企业提供最新科研成果及纺织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、新产品等前沿信息,是中小企业经营运作、技术创新的“好参谋”,有效地为企业规避技术风险、降低开发成本、缩短研发周期和提高创新效率。第三个就是对外技术合作与交流方面,“中心”坚持走产学研合作发展道路,依靠院校强大的科研能力,实现优势互补,先后与国内外20多家纺织院校、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。作为多方互动的中介机构,为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渠道搭建平台。
       记者:目前平台覆盖面有多大?主要有哪些企业呢?
       杨伯娟:目前我们平台已覆盖苏州、昆山、常熟、无锡、太仓、嘉兴、湖州、上海等地中小企业4387家,连续三年服务量都在1万人/次。技术服务对象包括纺织、印染、服装在内的大中小企业。从设计到试样的全程技术服务体系已经初见成效,面料中试基地技术服务中心,为中小企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,让中小企业以低廉的成本享受到优质的技术服务,帮助企业从来样加工、贴牌生产的被动供货向自主创新设计、原创品牌与产品主动供货过渡。
       记者:未来平台发展有哪些目标?
       杨伯娟:从2011-2015年这五年,我们平台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,纺织技术服务人员达到100名以上。针对目前纺织产业链的技术创新需求,重点构建共性技术与信息化支撑服务链,力争到2015年,有效整合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纺织领域中的优质与信息化资源,建立一个覆盖全省的纺织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创新支撑平台。立足吴江,面向全国。力争创一流国家平台。
       【结语:纺织行情下滑,市场面临严峻考验,这只是市场调整的一个过程,并不可怕。其中一些以量求生存的企业必将被淘汰,相比而言,走“科技创新路线”的企业自然经得起考验。如今的行情也足以让企业反思,完善的质量保证与创新服务体系建设,才是应对市场技术壁垒最佳对策。本着服务至上的宗旨,科技服务中心正不断为广大中小企业输送技术、人才、信息等等新鲜血液,用科技服务开启中小企业的创新之路。】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
上一篇:没有了! 下一篇:张杰切边:后整理加工业新秀
我要评论
  • 匿名发表
  • [添加到收藏夹]
  • 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未登录
最新评论
所有评论[0]
    暂无已审核评论!

中国·辽宁中小企业家网 版权所有
地址:沈阳市和平区总站路119号兴华商务会馆4A室
联系电话:024-22511565传真:024-22511565 工作信箱:zglnqyw@foxmail.com